厦门青年学者普通晶界结构认知研究获突破 引学术界关注
厦门10月9日电 (杨伏山 徐丽麟)厦门一高校教师团队日前在知名学术刊物《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突破传统物理冶金界对普通晶界结构的认知,首次指出普通晶界可以存在有序超结构,获得中外材料学界专家高度评价。
据厦门理工学院9日披露,该校教师喻志阳团队6日在“Science在线”发表以喻志阳博士为第一作者,题为《铋原子在镍大角度非共格普通晶界上的原子结构》的研究论文,引起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知名材料专家张文清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界面专家上海大学顾晖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镜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和优青获得者谷林研究员,北京大学电镜中心副主任高鹏研究员等海内外专家进行精彩点评和高度评价。
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教师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该项成果是喻志阳博士所在团队历时5年,从20G数据、1万余张电镜照片的海量信息中,经过无数次模型试验后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
喻志阳博士2006年清华大学材料系本科毕业,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中国电子显微镜先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朱静教授。2011年-2015年在美国Lehigh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为金属和陶瓷晶界相的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表征,合作导师为国际知名陶瓷专家MartinHarmer教授和HelenChan教授。2016年加入厦门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副教授。
厦门理工学院经过2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对喻博士这类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议”政策,提供各项生活、科研等优惠条件,顺利引进该人才。喻志阳博士到校后,该学院还专门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并配备了800万元的透射电镜,成立了显微结构分析实验室。
厦门理工学院表示,进入“十三五”以来,该学院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投入与考核评价办法;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评聘分离改革,以成果为导向,打破论资排辈,高职高聘优秀人才,鼓励年青人脱颖而出。(完)